很多信息!刚刚,上海通报了!加快家庭终端消毒和全市阳性建筑消毒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2-05-02 点击:777次
让我们关注一下今天上午10点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加快家庭终端消毒和阳性感染者阳性建筑消毒全覆盖。
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在今天上午(5月2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说,目前,全市疫情总体平稳好转,社情清理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清洁消毒是十大关键行动之一。有效的消毒措施可以对切断疫情传播途径起到积极作用。最近,我们在国务院工作组和市政府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人、事、环境”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环境清洁消杀专项行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加强专业规范和指导以及专业力量。消毒工作专业性强,需要专业消毒人员在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完成。因此,我们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专业指导,按照“一地一方案”的要求编制各类技术规范,针对“快递物品消毒不到位”等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目前重点关注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大领域,贯穿“防护、操作、评估”三个环节,制定形成22项专业指导制度,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各类专题培训,覆盖超过400万人次。在统筹专业力量方面,在依托医疗卫生、经济信息、工商联等所属机构专业力量的同时,全市1200多名消防战士主动出击。许多下沉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也经过专业培训后积极参与。此外,来自武汉、兰州、南通等兄弟省市的专业救援组织紧急驰援。目前我们有6000多名专业力量,基本可以满足全市的专业消毒需求。
二、扎实推进住宅小区环境清洗消毒。社区是我们每天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开展消毒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一是做好阳性感染者家庭终端消毒工作。阳性感染者转运后,组织专业力量按照技术规范对其居家环境和活动轨迹进行消毒,加强消毒过程和效果评估。二是做好阳性建筑的消毒工作,对阳性感染者所在建筑的走廊、电梯等公共场所和部位进行消毒。三是做好小区环境的预防性消毒工作,组织各街镇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队伍,对小区公共空间和部分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毒。目前每天出动消毒力量约16万人次,消毒面积约1.4亿平方米,实现了全市1.3万个居民小区的全覆盖。此外,针对大家关心的“快递物品消毒”问题,我们在全市各区开展了推进快递物品集中消毒区域专项行动,日均消毒快递物品近100万件。
第三,积极开展重点场所的清洗消毒。各类公共场所是人流、物流容易汇聚的场所,也是消毒专项行动的重点对象。全面开展建筑工地、写字楼、超市、学校等十大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对于街道道路,在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开展了两次“大冲洗”活动,共投入保洁员13500人,高压冲洗车和洒水车3400辆,消除了2405个盲区。
应该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下,我们的环境清洁消毒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有些阳性建筑没有及时专业的消毒,有些阳性感染家庭因为其他原因一直无法进入家中,所以最后的消毒没有在第一时间实施。
下一步,将加快家庭终端消毒和阳性建筑消毒,加强基层消毒支持,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手势,兼顾居民个性化需求,做到及时、高效、全面、彻底。
同时,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生产企业、办公楼、商业设施、餐饮服务、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应当在复工前后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严格落实复工后预防性消毒等防控措施,继续做好快递物品外包装消毒工作。
此外,还专门制作了室内空气消毒、快递物品消毒、消毒剂如何使用、楼内有阳性感染者怎么办等科普宣传资料,并通过“上海发布”和各主流媒体推送。请随时查阅下载,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科学规范家庭环境消毒。
真诚欢迎各位市民朋友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落实环境清洁消毒工作。我们也将更大力度提高清洗消毒的力度和质量,做到杜绝不留死角,让市民朋友放心、放心。
根据阶段性筛选结果
5月1日,全市划分预防区55384个,超过1514万人。
在今天上午(5月2日)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5月1日,我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27例,本地无症状感染病例6606例。77例本地确诊病例中,发现闭环隔离控制病例198例,转为确诊病例的无症状感染者529例。606例无症状局部感染病例中,闭环隔离控制发现6548例,相关危险人员筛查发现58例。
截至5月1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救治重症患者441人,危重患者93人。
5月1日本地新增死亡32例,平均年龄84.1岁。32例患者合并严重多器官疾病和肿瘤,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重度高血压、脑梗死及其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淋巴瘤、肝硬化和进展期胃癌。其中,4例已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其余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
截至5月2日9时,上海市本次疫情已监测到密切接触者676333人,已全部得到控制。
昨日,4242例本地确诊病例出院,29468例无症状感染病例解除集中医学观察。他们将返回居住地进行健康监测,并请社区做好接收工作。
近期,我们聚焦重点,分区分类,在封控区、控制区、预防区开展了“核酸+抗原”联合筛查。根据阶段性筛查结果,5月1日,全市划分封闭管控区域14292个,涉及人口276万人;控制区22255个,涉及人口约551万人;预防区55384个,涉及1514多万人。
帮助科技企业解决问题。
上海出台了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有记者问,这次疫情给广大科技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上海采取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科创企业解决问题?目前进展如何?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表示:为帮助科技型企业渡过难关,一个月前,也就是4月2日,我们出台了《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抗击疫情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主要发挥了以下四个作用。
一是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撑作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券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4月以来,全市科技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券4350万元;首批科技创新券兑换工作也已完成,惠及近200家企业和服务机构,兑换金额超过1000万元。同时,对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现突出的科技型企业和人才,优先支持其申报相关科技项目。同时,我们也做好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让企业了解和操作。
二是推动科技和金融帮助企业脱困。为企业申请贷款续贷展期无需偿还本金开通绿色通道,缓解暂时的资金压力。目前已备案推荐相关贷款75笔,共计3.6亿元。鼓励合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降低利率和费用,确保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同时,一刀切采取“申请、受理、推荐”的方式,向银行推荐科技企业,加快贷款审核。已推荐108家企业申请履约责任保险贷款,金额约4.9亿元。
三是快速响应企业项目的应用需求。对于受益面广、关注度高的规划项目,应适当放宽要求,延长申报时间。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巨头综合绩效评价等科技计划申报时间延长至5月底;创新创业大赛成长型企业组取消了报名时间、总资产等要求。
四是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服务。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采用了家庭办公模式,面临很多问题。为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回应企业咨询,科技服务热线保持畅通,一线席位日均电话服务超过300个。在此期间,我们优化了不见面审批,为企业实施了便民服务。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将相关证明事项改为告知承诺方式,减免专利证书等申请材料,提高服务效率。在外籍人才服务方面,因对外窗口暂停,启动“视频验证+远程受理”临时应急措施,开通外籍高端人才确认函绿色通道。
后续,上海将进一步强化措施,更好地为科技企业排忧解难。
稳步恢复生产,上海共发出5851个“复工许可证”
87 766次“通过”
有记者问,上海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随标书上线的“复工证”和“通行证”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复产的人如何申请使用?
上海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云表示:为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加强电商平台、快递等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上海大数据中心在“带申请码”页面推出复工复产电子通行证(简称复产证)和上海市保安供销公司配送员电子通行证(简称通行证)。截至目前,共签发了5,851份"返回工作许可证"和87,766份"通行证"。
“复工证明”整合了身份证明、工作证明、白名单企业证明、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等信息。复工员工联系当地村委会,打开“申请码”,选择“复工证明”,出示证明。根据我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居委会将对返乡员工的身份证和《复工证明》进行核对,并在7天内确认其所居住的楼内无阳性。如果当场抗原检测呈阴性,他们可以被释放并登记。
“通行证”集成了姓名、身份证、企业名称、“代码随申请”、核酸检测结果、抗原检测结果等信息。符合健康条件的白名单员工可通过“有标”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申请并查看“通行证”。在启封条件下,《通行证》既可作为相关骑手和送递人员的出境凭证,也可作为实施送递和送递的合法凭证。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和复产相关要求,结合实际使用反馈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复工证”、“通行证”等申请措施,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市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社区筛查产生大量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
上海采取这些措施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
有记者问,这次疫情爆发后,社区经过多轮筛查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垃圾,待运的阳性感染者也产生了一些生活垃圾。城市对这些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是否有统一的要求和安排?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说:疫情期间,除了各种生活垃圾,社区里还会产生一些医疗垃圾,这些医疗垃圾要装进专门的黄色垃圾袋里。对于社区医疗废物的统一收集、运送和处置,市区生态环境、城市绿化、环卫等部门建立了协同处理的联合工作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是阳性感染者产生的尚未运走的生活垃圾。街镇和社区会安排专人上门收集,放黄色垃圾袋,扎口。消毒后送至街镇集中存放点(一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抗原检测阳性产生的医疗废物。如果抗原检测呈阳性,住院医师需要放置采样拭子、样本处理管、检测卡等。放入随工具包提供的生物安全袋中并密封。外表面喷涂消毒后,街镇和社区负责收集。如果抗原呈阴性,则按普通干垃圾处理。
第三,核酸采样时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核酸采样人员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和棉签,由核酸检测人员装入黄色垃圾袋,扎在口处。消毒后由工作人员带回检测机构或由街道、乡镇、社区运送至集中存放点。
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大,一些乡镇和社区可能无法做到“产生、清运”。来不及拆除的,应暂时存放在小区内适当的地方,并做好明显标记。应当采取防雨、围挡、定期消毒等措施,不得露天丢弃。临时性医疗废物应在24小时内由专业收集、运输和处置单位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安全处置。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社区、企事业单位要区分黄色垃圾袋和黑色垃圾袋的使用范围,对它们的消毒、收集、运输、处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快递员等城市运行保障人员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复工复产单位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请按照特殊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垃圾袋,不要放入黄色垃圾袋,更不要随意丢弃黄色袋装垃圾。市区将安排专门队伍进行指导和检查,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进行监督,共同维护我市的整洁和安全。
改善上海市民的看病难和配药难
4月份,互联网医院处方量是去年同期的11.2倍。
有记者问,针对市民反映的看病难、配药难的问题,上海医疗机构有哪些进一步畅通渠道、改善服务的具体措施?
上海市卫生委员会副主任赵丹丹说: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的正常医疗服务面临许多困难。为了畅通就医和配药渠道,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善我们的服务。
一是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救治流程和渠道。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紧急救援制度,合理设置缓冲区,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原则上不停止诊疗,保证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手术室、产科、新生儿科等科室的连续服务。
第二,各医疗机构尽力缓解就医和配药问题。新华医院推出“专家会诊平台”,涵盖关注度高、需求大的8个专科。中山医院实行“气泡闭环管理”,确保医疗救治、紧急救援等工作的常规化。一妇婴推出“急诊手术室”、“临时门诊”、“感染门诊楼”等措施,快速诊治各类孕妇。瑞金医院为癌症患者增加了门诊和咨询次数,如PICC护理和造口术后护理。仁济医院设立“紧急血液透析室”,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等重点人群的不间断治疗。耳鼻喉科、五官科等多家医院优化配药流程,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缩短配药时间。
三是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与街镇、居委会对接,提供基本医疗和配药服务。比如闵行区以村委会为单位,有固定的人收集居民的就医和用药需求;每个社区中心确定两名家庭医生与社区对接;镇上安排专门的大巴车进行探访和送药。嘉定区设立了区、街镇、居委会三级医保班,组建了一支426人的调剂志愿者队伍,配备了236辆专用医疗车,提供“采集、调剂、送药”全流程服务。目前,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做好核酸采样、可疑病例追踪、集中隔离点等工作。,同时维持基本的诊疗和配药服务。
四是积极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作用。疫情期间,发挥全市100多家互联网医院的作用,提供预约挂号、专科会诊、在线随访处方、医保在线支付、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4月份,本市互联网医院数量大幅增长,服务总量是去年同期的5.2倍,处方量是去年同期的11.2倍。
近期,我们还组织社会各界资源,如推出“健康云”平台、互联网医院的“就医配药”功能,探索“网上下单-配送到街镇-配送到户”配送模式,不断协调,加大各界配送力度,畅通物流渠道,提高药品配送率,缩短配送时间,努力缓解群众配药难的问题。
上述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众紧张的就医和配药状态,但与完全恢复正常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工作,更好地满足医疗救治和调剂需求。
上海共有29.43万个单位申请了46.67万个“场所代码”
有记者提问。最近,上海很多地方的出入口都张贴了“场所代码”,有的还设置了“数字岗哨”设备。“地方代码”和“数字哨兵”在疫情防控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目前应用情况如何?
上海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云表示:在重点场所实施“场所编码”和“数字哨兵”,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场所码”是为重点场所生成的专有二维码;“数字哨兵”是一种可以快速验证健康码、身份证、核酸检测信息的硬件设备。对于每个关键场所,只能部署“场所编码”和“数字岗哨”中的一种。“地方码”可直接下载、打印、发布,部署成本低;“数字哨兵”适合部署在人群密集、通行效率要求高的重点场所。
目前,全市共有29.43万个单位申请了46.67万个“场所编码”,设置了6656个“数字哨兵”。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场所码”的申请量和每天扫码次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数字岗哨”设备的安装也在稳步推进。
一般来说,“地方代码”和“数字哨兵”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第一,更方便管理重点场所的进出。通过扫码,不仅可以快速实现常用的“随申请码”亮码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验证,还可以自动完成个人信息登记,提高现场管理效率。
二是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一个地方发生疫情,可以通过扫描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的代码记录,快速链接到其他扫描过“地方代码”的人群,便于相关部门快速进行流向调整和精准排查。
第三,注意保护公民隐私。市大数据中心按照最小充足原则,对所有扫码记录进行统一严格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加密,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在“站点代码”申请和“数字岗哨”布局上,重点站点管理主体可通过“跟标”移动端和“一网办”PC端快速申请,经批准后可在站点入口下载、打印、张贴;您也可以选择购买“数字哨兵”设备,并将其放置在网站的入口处。
使用方面,市民进入重点场所,可通过“有标”移动端(APP、小程序)和微信、支付宝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场所码”;也可以通过扫描“随申请码”或由部署在重点场所的“数码哨兵”读取身份证进行验证。
核酸阴性家庭不需要每天在家用消毒液消毒。
团购快递商品多注意消毒。
这段时间,全市开展环境清洁消毒行动,部分专业队伍深入社区、场所进行大规模消毒。市民也很关心,想让自己的家庭环境更干净、更安全。
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介绍,家庭等生活区域的科学消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是否有必要消毒?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掌握好消毒的度。
首先,要回答消毒是否必要,我们得明白消毒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毫无疑问是要杀死新冠肺炎。虽然新冠肺炎太小,我们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推测它的可能来源。
例如,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家庭一般不太可能产生新冠肺炎病毒。最有可能将病毒带入家庭的途径是什么?大家很快就会想到团购和快递物品,所以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的家庭不需要每天用消毒液给家里消毒,而应该主要注意每个团购和快递物品的消毒。
阳性感染者的家庭专业消毒人员会上门进行最终消毒,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出舱人员回国后需要对衣物、行李等个人物品进行消毒。
其次,要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开窗通风是空气消毒的首选;一般应采用物理方法对物品进行消毒,如衣物和被褥的暴露、餐具的煮沸等。快递和包裹消毒时,所有表面都要消毒。但是往人身上喷酒精,往下水道里放消毒片,都是不正确的消毒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另外,要把握好消毒的度,不要过度消毒。比如有市民提出,我所在的楼里有阳性感染。为了防止病毒通过大楼进入我家,我们需要不断地给大楼消毒吗?其实现在大家出门都养成了很好的防护习惯,所以开门前都要戴口罩,这样即使楼内出现阳性感染,只要大家不聚集,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目前阳性建筑都有规范的消毒操作要求。专业的消毒人员会在运送前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大楼进行专业的消毒,运送后会进行一次最后的消毒,进一步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因此,没有必要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建筑进行持续消毒。
-
银监会建议理性投保:正确认识新型寿险产品,不被“高收益”误导
据中国银保监会网站4月26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三次风险提示,提醒金融消费者理性投保应掌握五点注意...
-
连续曝光!新一批保底供应和社区团购违法案件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 日前,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紧盯保供物资和社区团购中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查处多起食品安...
-
唯品会携手中国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业务,探索数字货币生态圈。
4月28日,由广东省商务厅主办、唯品会(中国 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协办的“粤贸全国”线上专区启动仪式在唯品会总部大楼...
-
潘东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构建三大机制保障受托责任落实。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冯芳 4月24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产管理峰会”在北京举行。针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